在2019年3月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,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思想政治教育,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相统一,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,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。
一直以来,高校均有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,专业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大多强调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水平的提升,从而忽视了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。事实上,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是会计职业人的必备技能,坚定的职业操守才是会计职业人走得更远的保障。当下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、学习时间趋于碎片化,专业教师应利用大学生的这个特点,将政治思想教育融入专业知识课堂,致力于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。
“财务分析”课程思政教学目标
在全民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背景下,社会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要求已不再是简单的专业胜任,而是从社会责任意识、职业道德观念以及政治人文素养等方面提出了多维度的要求。“财务分析”作为财务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,应承担起专业育人的任务,致力于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会计专业人才。基于此,“财务报表分析”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:在强调实践理论一体化教学的同时,利用案例教学、翻转课堂等方式在每一环节的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,强调专业学习与价值引领同步。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,学生应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具体方法,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的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分析中理论探索来。同时,让学生能够提高法律认知水平,强化保密意识与责任意识,明晰职业道德观念。
财务分析课程有一定的专业性与综合性。该课程主要讲授如何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解读、处理,并用于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;通过对财务信息的分析可以掌握企业的偿债能力、盈利能力、营运能力以及发展能力,找出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症结,并提出相关解决意见。
“财务分析”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,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扎实地掌握知识,在讲授的过程中应多应用到案例教学与一些实践教学方法,如混合教学法、项目教学法等。在“财务分析”课程教学讲授过程中,发现“财务分析”是一门非常适合融入思政教学的课程。因此,希望在本年度(2020-2021年第一学期)正在承担的“财务分析”课程讲授中,探析“财务分析”课程思政教学的方法。
“财务报表分析”课程的思政教学设计
本学期“财务分析”课程教学使用的是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《企业财务分析》课程教材。该教材主要包括五个项目,根据教材的主要内容,将教学实施过程分为三个阶段:财务三大报表解读与分析;企业三大财务报表的具体项目分析;企业财务指标以及综合财务能力分析。针对每一环节的教学任务如何融合思政元素进行教学方案设计(见表1)
本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的模式进行教学,将案例分析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,并引入分组讨论、项目教学等方法。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知识传授,并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融入价值引领,旨在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、强化保密意识与责任意识、明晰职业道德观念,在成为专业的综合会计人才之路上更进一步
“课程思政”效果考核
“课程思政”教学强调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的专业教学,由于其教学效果无法通过传统的试卷考试进行量化考核,因此对于“财务分析”“课程思政”的教学考核,主要依托于教学过程中是否完成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。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:(1)学习态度是否端正;(2)课堂及小组讨论参与度;(3)小组案例分析汇报成果质量。另外,可通过问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,旨在了解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的认可程度与接受程度。由于教学经验有限,且针对“财务分析”的“课程思政”教学仍处于摸索阶段,教学过程中发现还有大量不足之处需要改进。因此,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,将不断整合教学内容、优化教学活动设计、完善教学评价机制,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。
表1 “财务报表分析”“课堂思政”教学设计